Fieldnote May 9 2023 - 6:03pm

4/12 fieldnote

 

       這週金蘭阿嬤帶來許多照片與我們分享。我們看到了一些豐年祭和跳舞的照片,有一部份是在附近的朝山國小舉辦和拍攝的。照片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主題——教會,有教會帶著孩子們出遊的照片,主日學、和其他的教會交流以及節慶活動,還有一次,美山部落的教會落成,他們還特別回去獻詩。我們也談到阿嬤們小時候去教會的回憶,他們是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去一樣的教會,在那裡可以領到衣服、麵粉、沙拉油,對他們的生活有不少幫助。我問到教會的牧師,阿嬤們說牧師都是外地人,但也幾乎都是原住民,除了一個特別的漢人牧師,他很會傳道,也會教他們使用羅馬拼音,甚至還會教他們唱阿美族的歌。我接著請他們分享在教會唱的歌曲,阿嬤們唱了「來信耶穌」和「耶穌愛我」,都是我們還算耳熟能詳的聖歌;金妹阿嬤還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,阿嬤之前在科學園區當清潔工,有時候晚上很晚才回來,小路上都沒有人,她心裡害怕,便會大聲的唱起聖歌,讓自己有信心和勇氣。

 

       在照片裡,我們也看到了金蘭阿嬤剛來部落時的房子,她說他們都是自己去垃圾場撿木頭和石棉瓦蓋的,但現在的房子已經是翻修過的。部落裡有些房子有重新蓋過,有的則沒有,有些家庭是因為在等待政府說的重建計畫,卻遲遲還沒有下文。

 

       接著,金妹阿嬤主動說要唱「百浪淘淘」的完整版給我們聽,她說這原本是原住民的旋律,卻被漢人拿去填上新詞、廣為流傳。這首歌原本的歌詞很有趣,是在唱原住民(只能勉強負擔)騎腳踏車,漢人騎機車,國家(中華民國)是開巴士之類的大型車,美國則是開飛機,簡單的歌詞就幽默的點出了階層之間的差異。另外一首被漢人重新填詞的歌是「台灣好」,被填上的甚至是反共愛國的歌詞;這首旋律本來只有配上簡單的「那魯灣」作為歌詞,阿嬤描述在他們童年時,大人們在農閒之餘聚在一起看月亮,總會一起唱起這首好聽的歌。

 

       最後,我們聊到了遷來那魯灣部落時的事情,金蘭阿嬤說原本是她老公先來工作,後來她也需要跟來(民國75年),而部落的其他家庭也多是在那幾年搬過來的。剛來的時候,他們在火車站附近租房子,生活很辛苦,房子裡甚至沒有廁所,都需要跑出來共用,直到後來能住在部落時才感覺好多了。我問到她們會不會想回台東,她們都說想,而她們前幾年確實也有搬回去,但金妹阿嬤為了照顧老公,金蘭阿嬤則是因為孩子們希望能就近照顧,以及有更方便的醫療,才又搬回來,我想美山一定永遠都是她們心目中的家吧。

 

       關於遷移,有一幕故事的畫面一直在我腦中縈繞,三十初頭的金蘭阿嬤,獨自一人牽著三個孩子,扛著六個行李;行李雖然多,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已是簡單,甚至有些飄搖的收拾了。火車無法直達,她們一家人迂迴的在月台和月台、列車和列車中找尋位子和方向,有些狼狽但堅定地走向外地的新生活……。

License

Creative Commons Licence

Contributed date

May 9, 2023 - 6:04pm

Group Audience

Cite as

Anonymous, "Fieldnote May 9 2023 - 6:03pm", contributed by , Disaster STS Network, Platform for Experimental Collaborative Ethnography, last modified 9 May 2023, accessed 29 November 2024. http://465538.bc062.asia/content/fieldnote-may-9-2023-603pm